(原标题:罚超500万+C类评级未改:华安财险合规漏洞待补十大股票杠杆排名,短期扭亏难掩核心压力)
9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对外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安财险”)在陕两家下属机构及四名相关责任人,因不同违规行为分别受到行政处罚。
其中,华安财险陕西分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与保险费率,依据相关规定,该分公司被处以11万元罚款。时任该分公司非车险部副经理(主持工作)的孙涛,以及时任车险承保管理室主任的李笑凡,均被监管部门给予警告处分,同时各处罚款1万元。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与此同时,华安财险西安中心支公司则因存在虚列费用、通过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的违规操作,被处以16万元罚款。时任该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王建红,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处分,并处2万元罚款。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华安财险今年首次因违规被处罚。据公开信息梳理,2024年以来,华安财险因各类违规行为已多次收到监管罚单,违规问题频发。回溯至2024年全年,该公司累计被处罚金额已突破500万元,其总部更是因相关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开出过百万元级别的重磅罚单,这一情况充分暴露了华安财险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明显漏洞,合规风控意识亟待全面加强。
年内密集领罚,合规成忧
今年以来,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安财险”)旗下多家分支机构因各类违规行为接连收到监管罚单,违规问题涉及业务操作、数据管理、条款费率使用等多个领域,且处罚力度不一。
9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华安财险漳州中心支公司存在多项违规操作,包括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财务与业务数据失实,以及跨省开展车险业务。针对上述行为,漳州金融监管分局对该公司作出严肃处罚,给予警告处分的同时,处以33.4万元罚款;时任该公司副总经理也因相关责任,被处罚9.2万元。
时间回溯至6月13日,河南金融监管局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华安财险郑州中心支公司因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及资料,被处以45万元罚款,该公司总经理李占富被给予警告处分,并罚款8万元。同期,华安财险河南分公司也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与保险费率,被罚款45万元,时任该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年强同样被警告,并处8万元罚款。
更早之前的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华安财险吉林分公司因三项违规行为领罚:一是虚列费用,二是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与保险费率,三是违规承保异地车险业务。最终,该公司被给予警告处分,同时罚款77万元。
4月2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消息显示,华安财险天津分公司被罚款64万元,多名相关责任人同步受罚:时任该分公司业务发展部副经理张永新被警告并罚款16万元,时任业务员蔺龙军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时任蓟州支公司副总经理张影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今年3月底,华安财险广东分公司及旗下多家支公司也因违规被集中处罚,违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使用费率、虚列劳务费,以及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上述机构累计被罚金额超百万元,其中有相关责任人因违规情节较重,被处以最高4年的禁业处罚。
C类评级未改,短期扭亏难掩主业压力
华安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表现持续承压,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至2024年末,该公司已连续12个季度被评定为C类。
在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中,华安财险进一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这最近两期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仍维持C类,风险暴露主要集中在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及操作风险等领域。
依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需同时满足三项核心监管标准,方可被认定为偿付能力达标主体,具体包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风险综合评级需达到B类及以上。只要任意一项标准未达标,即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华安财险当前的评级状态已不符合达标要求。
从财务数据维度对比2024年与2023年经营情况,可清晰观察到华安财险在多个核心经营指标上呈现变化,经营压力仍需重点关注。其中,2024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为164.66亿元,较2023年的177.76亿元出现下滑;作为业务核心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51.45亿元,反映出主营业务规模呈收缩趋势;已赚保费同样未能幸免,以158.35亿元的规模延续了下降态势。
图片来源:华安财险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在投资收益方面,华安财险2024年实现4.81亿元,较2023年的2.38亿元有明显增长。其中,联营与合营企业贡献的利润超5000万元,从数据来看,其投资端表现改善,这一变化与市场大环境向好及资本市场回暖的外部因素存在关联。
盈利情况上,2024年华安财险净利润为1.0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状态转为盈利。从财务数据分析,该盈利转正更多与营业支出的显著压缩相关。2024年其当期营业支出为163.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较上一年度明显下降,业务及管理费也较上年减少近8000万元。
从整体经营情况来看,华安财险2024年在支出压缩等成本管控工作上取得一定进展,推动公司财务状况实现从大幅亏损到盈利的转变。不过,保险主业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的协同推进仍存在难度,当前扭亏成果虽已初步显现,但从长期发展视角出发,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强化与长期盈利能力的修复,才是决定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尽管盈利转正为华安财险缓解经营压力提供了一定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净利润回正是在营收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实现的。结合营业支出的缩减幅度分析,这一盈利更多体现为成本压缩带来的短期改善效果,该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对于华安财险能否成功实现风险综合评级“脱C”,并非仅依赖财务指标的阶段性回升,更核心的影响因素在于公司整体运营是否具备长期稳健运转的能力。其中,合规经营表现既是监管部门进行风险评级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华安财险实现稳健运营的核心前提。
综合来看,2024年至今,华安财险的经营发展始终伴随着合规问题频发与风险评级承压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旗下多地分支机构因条款费率违规、虚列费用、虚构中介业务等问题密集领罚,全年处罚金额突破500万元,总部及核心责任人亦被重罚,暴露出公司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上的明显短板与风控意识的不足;另一方面,自2022年一季度起连续12个季度维持C类风险综合评级,未达到偿付能力达标要求,核心主业规模收缩、营收下滑的态势,也凸显其经营基本面的压力。
未来,华安财险若想实现风险评级“脱C”、改善经营状况,仅依赖财务指标的阶段性回升难以达成十大股票杠杆排名,需重点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强化风控能力,同时着力重塑核心业务竞争力、修复长期盈利能力,通过构建稳健运营体系,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配资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